返回部落格

如何挑選AI工具做客服?掌握三大原則與真實案例分析

2025年8月26日
Mia
Mia
智慧客服工具比較自動化應用案例解析
如何挑選AI工具做客服?掌握三大原則與真實案例分析

摘要

打造貼心客服,不必花大錢或動用龐大研發團隊。本文結合小型組織的實際需求,分享挑選 AI 工具做客服的三大實用原則,並佐以真實案例,展現自動化與智慧客服帶來的具體效益。無論你管理的是旅宿、工作室,還是行銷團隊,都能從中找到 “原來這樣也可以做” 的靈感。

為什麼小型企業特別需要 AI 客服?

客戶需求變化的加速度

現代消費者留言、訂房、線上諮詢等需求越來越即時,傳統人工回覆很難 24 小時無縫對接。尤其人力有限,遇到旺季或臨時請假,顧客體驗容易中斷。 這時,自動化客服能填補人工不足,降低遺漏,提升「秒讀秒回」的專業印象。

預算有限,如何最大化回報?

與其投入高薪、輪班人力,不如評估客戶訊息中能預先設計FAQ、自動回覆或引導對話的部分。整合 AI 工具後,只需少量管理,即可延長服務時間,轉化效益明顯。

挑選 AI 客服工具的三大原則

1. 友善整合現有平台

多數微型組織已經在 Facebook、LINE、WhatsApp、自己官網等通訊管道運作。「溝通軟體可否快速串接外部 AI 工具?會不會拉高流程複雜度?」—這是核心問題。 建議挑選提供 API 或一鍵接入主流社群及網站的服務,例如 ManyChat(適合常用 Facebook/IG)、LINE 官方帳號插件,或台灣本地知名的客服系統,都具備簡單串接能力。

2. 處理多語言&彈性

台灣許多旅宿或身心靈產業會接待外籍顧客,語言障礙常造成溝通瓶頸。 選品時,應優先考慮:

  • 支援中英文甚至日韓語自動回覆
  • 提供彈性調整 FAQ、腳本回應的介面,避免全部都必須找工程師設定 例如 Landbot.io、Tidio 這類 AI 聊天機器人,都標榜多語言、低門檻編輯,適合資源有限又期望快速上線的業者。

3. 導入與維運成本要透明

坊間 AI 服務價格不一,功能分級複雜。應事先釐清:

  • 免費 vs 付費方案的差異(流量限制、功能差距)
  • 後續若擴充資料量或接入更多平台,費用是否激增?
  • 有無中文技術客服資源,解決緊急異常或教學需求 不用執著最貴或最多功能的,找出符合每日訊息量、主要顧客管道的組合即可。這樣才能真正「花在刀口」。

實際應用案例:兩個行業的選擇歷程

案例一:台南小型民宿的 AI 客服初體驗

背景:

  • 業主每晚僅有 1 位班表人員
  • 官網/LINE/Facebook 都會有訂房諮詢 解法:
  • 先整理過去半年重複度高的 20 個常見問題
  • 利用 LINE 官方帳號新增 FAQ 模組、自訂快速回覆腳本
  • 若問題複雜再轉人工,提升自動解決比例至 80% 一年下來,平均每月工時省下 45 小時,回覆滿意度由 70 分提升至 90 分。

案例二:身心靈工作室的跨國顧客支援

背景:

  • 客戶來自日、港、東南亞
  • 經常因語言問題延誤回覆機會 解法:
  • 導入支援多語言的 Landbot.io
  • 設計英文、日文主流程,並標示複雜需求可預約真人諮詢 結果: 國外詢問自動回覆時效由平均 12 小時(靠人工翻譯)縮短至 1 分鐘,較高意向客戶轉單率增加 30%。

Miipath 顧問的自動化啟動建議

Miipath 歡迎服務行業主預約 30 分鐘 Tech Consulting,一同梳理現有客服流程,客製推薦合適 AI 工具組合。 我們也可協助系統對接、腳本優化、後台簡報訓練,只需一站即可安心啟動。

結語

AI 客服工具不只是科技大企業的專屬,5~30 人的小團隊也能用理性預算,換得貼心、365 天不打烊的互動能力。 從「可串接、能多語、透明負擔」三原則出發,搭配微型組織自身需求,不僅能省時省力,更有機會把服務做到讓顧客感受到溫度。 有興趣了解自家適合導入的 AI 客服方案,或對自動化服務有疑問,歡迎聯繫 Miipath 顧問,一起讓客服更輕鬆、業務更上一層樓!